欧盟一直在推动全球通过其人工智能法案,但据报道,东盟国家正在选择对人工智能监管采取不那么严格的商业友好方式。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代表东南亚10个国家,拥有超过6亿人口。成员国文化、种族和宗教的差异性使得制定一种一刀切的法规变得困难。
路透社报道称,它看到了东盟“人工智能道德和治理指南”的未发表草案。该指南预计将于2024年1月底发布,并将考虑Meta、Google和IBM等科技公司的反馈。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具有高度规定性,并建议处以高达3000万欧元或全球利润的6%的罚款,以违反规则者的较高者为准。
东盟指南鼓励各国支持和资助安全的人工智能研究和开发,但不具体说明不可接受的做法。
该指南不会强制成员国采用,它只是建议公司在部署其人工智能产品时考虑各国的文化差异。
在欧盟这样一个更加同质化的集团中,达成共识已经很棘手了。泰国围绕批评君主制的严格法律,或印度尼西亚与宗教一致的法律等问题,使这项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在中国,当涉及到诸如天安门广场或台湾地位等政治热点话题时,生成人工智能已经受到限制。期望人工智能工具避免东盟国家的所有文化、宗教和政治敏感性,这是现实的吗?
成员国也将人工智能视为经济增长的机会,不想通过过度监管来扼杀这一点。该地区创造新就业机会和提高生产力的直接潜力可能会让他们暂时摆脱人工智能监管。
东盟的做法似乎更符合日本的做法。日本人工智能战略委员会主席Yutaka Matsuo表示,欧盟的规定“有点过于严格”,“几乎不可能”监管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训练人工智能等问题。
尽管欧盟的努力可能很高尚,但其《人工智能法案》似乎越来越不可能获得全球采纳。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我们更有可能看到人工智能监管的东西分裂。
有趣的是,在监管较少的国家,更安全的人工智能是否会被更快的进步所压倒。像Meta、谷歌或IBM这样的公司不太可能鼓励东盟国家支持欧盟人工智能法案。